【安全回家 幸福到家】電網公司:安全生產從我做起,有我護航
| |||||
| |||||
2023年6月是第22個全國“安全生產月”,主題是“人人講安全 個個會應急”。 從去年“遵守安全生產法,當好第一責任人”到今年“人人講安全 個個會應急”,我們不難發現,推動全員安全意識提升、強化全員安全責任管理,勢必要成為今后一段時期安全生產工作的一條主線,只有所有人保護好自己,當好自己的安全第一責任人,并以此為基點,樹立安全“主人翁”意識,清楚并履行自身崗位安全職責,才能促進安全生產責任的落實、安全生產管理水平的提高。 那么,就個人而言,怎樣才能樹立安全“主人翁”意識,切實當好自己的安全第一責任人,切實做到“人人講安全 個個會應急”呢? 人人講安全,需要企業單位切實將安全教育培訓常態化,嚴格做好入場、返崗復工、轉崗、違章停工安全教育培訓的基本要求,確保上崗工作人員人人具有基本的安全知識及安全常識,具有從業崗位作業活動的安全資質及安全能力,具有主動安全的意識。還應按照“缺什么培訓什么、什么問題突出培訓什么”的原則組織開展各類專項安全教育培訓,并不斷創新安全教育培訓模式,堅持以“提高施工人員的親身參與度”為目標,讓一線作業人員引起“共鳴”,而不是管理人員“一手操辦”、枯燥講解的“獨角戲”。 人人講安全,班組安全管理是重點,企業單位要強化班組的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識提升,深度參與、指導班組“安全日”、“班前會”等安全活動,深入施工生產一線“講安全、教方法、解難題”,監督落實班前會“三交三查”措施,杜絕班前會流于形式,筑牢現場安全教育的“第一道防線”。 人人講安全,還需要人人在學安全的基礎上,學以致用,真正做到學安全、講安全、能安全,人人自覺落實安全防范措施、人人主動掌握實踐操作能力、人人發自內心地落實“四不傷害”原則、發自內心地克制自我任性、自覺遵章守紀、自主養成安全的行為習慣,從而由被動型推動“要我安全”到自動自發型“我要安全”的質的轉變,由安全管理者天天講安全到每名從業人員實時講安全的層級的轉變。只有人人講安全,人人主動在安全方面上盡職盡責,才能接地氣落實“雙重預防機制”,才能使安全工作前移至對風險及隱患的管控上,進而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工作方針。 個個會應急,是要求企業單位要建立健全應急組織機構,做好周圍應急資源調查,完善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并做好交底,落實應急設備物資籌備及維護保養工作,定期組織開展應急演練,驗證、修訂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確保其具有適用性、可操作性;明確內外部應急聯系方式和各類應急處置措施及程序,并告知到全體人員,保證應急信息傳遞及時、通暢。 個個會應急,需要施工生產現場個個都應具有現場實際操作能力,個個都能夠對安全的異常狀態落實有效的應對措施,具有對安全應急狀態的避險逃生能力;要將應急預案、應急響應及應急演練工作變成常態化的工作,個個在應急時能夠及時有效地落實安全措施,將事故傷害程度降低在最低限;需要人人具有安全意識及安全實操技能,將應急狀態進行現實版的模擬演練,需要經過多次訓練、反復錘煉、日常鍛煉變成自身的反射性潛意識,才能在發生緊急狀態時具有緊急避險及應急逃生的能力。 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就是要求我們每名從業人員都應是安全工作的直接參與者而不是旁觀者,是安全工作的主宰者而不是隨從人員,自己必須對自己的安全負責,自己必須成為事故防控中心,自己必須具有強大的自主安全意識及安全能力,安全素養滿足現實崗位的安全資質,持續學安全、懂安全、會安全,直到能安全,努力化隱患于無形,滅風險于萌芽,筑牢安全生產“銅墻鐵壁”。(供稿單位審核:楊侃) | |||||
【打印】 【關閉】 |
瀏覽次數: |